大眾網
10月16日是“世界糧食日”,在“世界糧食日”后的第一個周六,私立濟南齊魯學校二年級二班的孩子們走進稻田,以一場勞作,致敬袁老。
春種一粒粟,秋收萬顆子。種子、插秧、育苗、施肥、灌溉、收割……在以天為穹、地為席的田間課堂里,了解一?!胺N子”一生的故事,也了解那位用一粒種子改變世界的老人以及他的“禾下乘涼夢”。從小便熟讀《憫農》的孩子們,自然記得那句“誰知盤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。但要深知其中之“辛苦”,自要當一天農民,感受其中之苦樂。挽起袖子,卷起褲腿,藍天白云,金色里,用最傳統的收割方式,最質樸的傳統工具割稻谷,來一場切切實實的秋收體驗。
華夏文明根植于農耕文明,黃河流域便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。此行,打卡“濟水春秋博物館”,品讀農耕文化,賡續中華文明,更知糧食的重要與生產的不易,也讀懂了“強國必先強農,農強方能國強”的意義。
責編:路時川
審核:秦瑾
責編:秦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