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首頁 >學校動態 >中小學校

    高新區教育系統這些單位和個人,全省表揚!

    2023

    / 10/26
    來源:

    大眾網

    作者:

    秦瑾

    手機查看

      大眾網記者 秦瑾 報道

      日前,山東省教育廳發布《關于表揚在中小學勞動教育工作中表現突出單位和個人的通報》,濟南高新區金谷德藝小學獲評表現突出單位;濟南高新區科航路學校朱吉帥、濟南高新區奧龍小學吳菲獲評表現突出個人。

      濟南高新區教育文體部堅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,堅持五育并舉,以教育部《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》為指導,精準發力,培育勞動教育指導教師隊伍,積極探索勞動教育新途徑,提升勞動教育水平,開展豐富多彩的勞動教育,提高學生良好的勞動教育習慣。近年來,高新區各中小學積極挖掘學校內外資源,因地制宜,因校制宜,尋找勞動教育突破口,調動多方力量,形成家校社協同育人格局,將新時代勞動教育內涵,扎實融入各項勞動教育工作。田園種植、家務勞動、校園秋實、手工制作……濟南高新區各中小學在扎實實踐中,逐步形成課程完善、資源豐富、模式多樣、機制健全的勞動教育體系,打造出具有高新特色的勞動教育名片。

      濟南高新區金谷德藝小學為濟南市首批勞動教育示范校,曾榮獲濟南市勞動教育案例成果一等獎。該校在以勞育人、五育并舉、融合發展的過程中,逐步探索出“厚德·博藝”勞動教育體系,讓學生在課程中自主體驗、自我教育,讓勞動價值觀在學生心中深深扎根。

      學校勞動教育規范化

      基地創設,以點帶面。在日常教育中,金谷德藝小學具有較為豐富的自然教育資源,學校在操場的半畝空地上建立起“德藝小農場”,在學校天臺區域建立現代農業園,成為校內勞動實踐場所。在這里,學生可參與到植物從育苗到采收的各個管理節點的系統實踐中,通過全景水培一目了然觀察到蔬菜生長的全過程,真情境知識學習和趣味動手實踐相結合,現代科技智慧與傳統藝術相呼應。

      崗位創設,增強責任感。學校按需設立晨讀小老師、節能小衛士、午餐管理員等“小崗位”,既鍛煉了學生的勞動技能,也激發了學生的勞動光榮感和責任感。

      家庭勞動教育日?;?/strong>

      家庭,是推動勞動教育的第一站。學校通過家校合作的方式,共同規劃家庭勞動清單和評價辦法,讓家庭勞動教育日?;?。在學校的育人目標下,家校共同完成了“美食系列課程”“日常技能課程”,并通過“職業體驗課程”,達到“知情意行”相統一,讓孩子了解父母的勞動不易,從中體會勞動價值,培養家庭責任感,形成良好和諧的親子關系,形成學習勞動型家庭。

      社會勞動教育體驗化

      學校以“美麗家園”為主題,開展項目式學習——垃圾分類,并在植樹節等重要節點,整合社會資源,開展種植活動,讓學生體驗和感受勞動帶來的愉悅情感,推動勞動教育真正地付諸實踐。開展服務型勞動課程,側重讓學生投身于志愿服務的情景中,通過親身參與并提供服務性勞動獲得勞動技能和勞動價值。開展勞動美育課程,在“我與花兒共成長”課程中,通過對植物的季相配置、色彩搭配、氛圍營造,讓學生感受自然的變化,學習植物養護知識,了解植物藝術,增強創新實踐,開展自然教育啟蒙。

      “德——養成教育”系列課程

      結合學校育人總目標中的“一生好習慣”,學校制定了養成教育時間清單、勞動清單,培養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;分層級開展勞動技能風采展示,在展示中進行評價并樹立勞動榜樣。

      “藝——五育并舉”系列課程

      在勞動教育課程體系中,學校整合優秀社會資源,開設優雅生活——烘焙課程等、工匠精神——木工課程等、審美藝術——服裝設計等,創新創造——VR造物粒子課程等,關注學生的勞動學習體驗,讓其形成知識的轉化與使用。其次,學校將勞動教育與偉大的民族精神相契合,以“木工坊”課程為載體,開展“精益·專注·創新”項目式學習,將“高質量”的勞動意志根植于學生靈魂深處。依托濟南高新區地域優勢,讓高新技術產業走進學校,讓創造性勞動落地落實。

    責編:路時川

    審核:秦瑾

    責編:秦瑾

    相關推薦 換一換